儿童防护口罩质量好坏,首先取决于它的过滤效果。具体指标有细菌过滤性指标BFE、颗粒过滤性指标PFE。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发布的T/CTCA 7—2019《普通防护口罩》团体标准规定:普通防护口罩BFE应大于等于95%,PFE应大于等于80%。一次性平面口罩细菌过滤效率BFE≥95%,颗粒物过滤效率PFE≥95%,符合甚至高于T/CTCA 7-2019标准,可有效阻隔日常生活中的花粉、细菌颗粒物、鼻腔或口腔呼出或喷出的污染物,过滤效果在同类产品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口罩的气密性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口罩佩戴起来,不贴合脸部,到处漏气,那么有害颗粒物就会从泄漏的地方被人体吸入,口罩的防护效果就会大大减弱。一次性平面口罩采用贴合面部设计,佩戴起来能有效包覆口鼻,而且贴近鼻梁的位置有一个内置铝制可调鼻夹,按压塑形后口罩贴合得会更加严密紧实。
医用口罩内层由普通卫生纱布或无纺布等亲肤材料制成,防止过敏,中间层为隔离过滤层,外层由超薄聚丙烯熔喷材料等特殊材料制成。外层和中间层有其主要的保护屏障功能。使用一定时间后,中外层会逐渐失去保护效果。所以一次性医用口罩要及时更换,确保防护。
常见的医用外科口罩由表层抗湿层、中间过滤吸附层及内层贴肤层三部分组成,其中,表层抗湿层及内层贴肤层多为纺粘非织造布,而中间过滤吸附层包含一层或多层带有静电的熔喷非织造布,起到核心防护作用。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和下颚,应至少包括外层隔离层、中间过滤层与内层吸湿层3层。口罩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不应有可拆卸小部件,不应对佩戴者构成伤害。儿童防护口罩应便于佩戴和摘除,带应松紧合适,不应有自由端,在佩戴过程中无明显的压迫感或压痛现象,对头部活动影响较小。
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还要注意一次性口罩有里外之分,浅色面有吸湿功能,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要检测口罩是否与你的面部做到严丝合缝,方法很简单,深吸一口气,然后快速地吹几下气,就能发现鼻侧、嘴侧是否漏气了。必须确保口罩的正确使用和处置,儿童防护口罩哪里有以保证其有效并避免因不正确使用和处置口罩而增加病毒传播风险。
医用外科口罩必须参照医药标准YY0469-2011进行生产,如果企业自己设置的企业标准符合甚至高于YY0469的要求,也可以印制在口罩外包装上(因此,不是非要有YY0469才算合格,具体还是要看口罩名称及企标内容来识别);外科口罩主要用于医院的手术、置管等侵入性操作,儿童防护口罩哪里有感控重点监控部门也一般要求使用这类口罩。